3月19日上午,濰坊昌邑市都昌街道新村社區頤和堂新時代文明實踐服務站點里熱鬧非凡,銀發老人們拿著馬扎整齊的排著隊,笑眼盈盈地等待著一場特殊的“煥新”儀式,這已是新村社區“學習雷鋒月”里舉辦的第十場公益理發活動。
“阿姨,頭發想留的長一點還是短一點?”“大爺,后腦勺給您修短些更精神!”理發師們邊修剪邊與居民聊天,細碎的銀發隨風飄落,取而代之的是居民們滿意的笑容。這所有溫暖,都源于一年前樓道里那張泛黃的愛心卡片。
去年春天,劉豐澤在走訪昌邑市老毛巾廠家屬院時,偶然拾獲一張愛心卡片,看著卡片上寫著“免費為60歲以上老人理發”,落款處是“領域發道”的店名。直覺告訴他,這一定是一家有愛心的理發店,當天,他便按照名片上的地址,找到了理發店。店主大龍和劉豐澤講述學手藝之初,以及開始創業得到好心人幫助的往事。他說“我永遠也不會忘記那些幫助過我的‘貴人’。現在,我要回報社會,為社會做點事情。”
次日,首場“領域發道”愛心義剪活動在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門前舉行,到目前為止,新村社區已和領域發道聯合舉辦義剪活動83次,累計為1360位社區老人義務理發,得到了社區居民的廣泛稱贊。
這張小小卡片引發的“善治風暴”,讓社區書記深刻認識到新形式下的社區治理,需要充分調動社區資源,吸引更多愛心組織、社區能人參與到社區治理中來。在街道黨委政府的支持下,新村社區創新開展社區“共治合作人”招募活動,并為“合作人”頒發聘書,開設社區美德銀行賬戶,實施服務時間兌換積分、獎勵機制,讓愛心服務“變現”,激發更多居民從“旁觀者”變為“主人翁”。
目前,新村社區“共治合伙人”隊伍,已匯聚“領域發道”理發師、‘昌邑徐霞客’張翼、好人老王等198位治理先鋒。依托各類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點,開展義剪、義診、人居環境整治、移風易俗等文明實踐活動415場次,帶動儲蓄愛心時長7000多個小時,居民生活幸福感“直線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