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充分發揮民俗文化特色優勢,濰坊市寒亭區創新性整合非遺民俗、風箏年畫等優秀傳統文化資源,以“非遺文化+文明實踐”為切入點,進一步拓展陣地建設、豐富實踐活動、倡樹文明新風,持續強化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的吸引力、聚合力和服務力,積極打造“匯資源、聚人氣、惠民生”的文明實踐聚集帶——非遺文化文明實踐展示區。
寒亭區非遺文化文明實踐展示區下轄2個城市社區、12個村等14個文明實踐站,涵蓋1個國家(省)級傳統村落、2處國家(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處文明實踐基地。展示區東起楊家埠民間藝術大觀園、文化創意夢想小鎮,西至氣象局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青少年活動中心,中間串聯起西楊家埠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楊家埠社區七彩便民棚、富亭街社區黨建聯盟志愿服務隊、口腔健康主題科技館、楊家埠小學年畫博物館等多個展示點,融合打造了集傳統民俗、非遺文化、志愿服務、健康生活等元素為一體的非遺文化文明實踐展示區。
薪火相傳,非遺文化展新篇
民俗館里話傳承。非遺文化文明實踐展示區匯聚了數量可觀、形式豐富的民俗文化資源,既有傳承了數百年的非遺風箏與木版年畫,又有濃縮文化精華珍藏千年藝術奇觀之一的文潤閣,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楊家埠年畫舊作坊“德盛恒號”“吉興號”,也有明清古建風箏博物館、皮影館、繪制館、十二生肖館、十八女子作坊等上百種民俗展示項目,打造民俗與非遺文化的保護傳承區、優秀傳統文化的觀賞了解地。
走入群眾求創新。打造“非遺會客廳”,商討楊家埠風箏、年畫傳統藝術品的定價、制作,調研轄區非遺文化發展,宣傳推動非遺文化活態傳承,讓優秀傳統文化煥發新生機。積極進行非遺走入大眾、走進生活的嘗試與探索,實現非遺文化由“束之高閣”“只可遠觀”向“喜聞樂見”“接地氣”轉變。楊家埠社區與寒亭美術家協會牽手打造“公益大課堂”非遺傳承項目,已邀請非遺傳承人進社區開展二十四堂非遺公益課;深入開展傳統畫印制、大觀園非遺研學、楊家埠木板年畫基礎知識進社區等非遺文化活動。楊家埠小學每年開展一次“鳶之韻”校園風箏年畫文化藝術節,依托校內年畫館開展年畫閱讀、剪紙年畫、過門簽、風箏郵票、傘上年畫、風箏古詩配畫等非遺體驗課堂,鼓勵孩子們用風箏年畫裝點自己的服飾,在校園服裝秀上展示家鄉文化與現代文化相融合的魅力。在繼承中發展,在創新中超越,展示區堅持以非遺文化擦亮寒亭“為小”服務品牌,聯手新時代文明實踐為群眾幸福生活“加碼”添力。
服務為民,志愿之花滿畫鄉
壯大隊伍優服務。楊家埠社區成立全國首個村級雷鋒驛站,組織支援服務活動150余次,組建以黨員為骨干的星躍志愿巡邏隊、城市啄木鳥等10支共356人的社區志愿服務隊伍,截至目前已聯合開展志愿服務800余次。富亭街社區黨建聯盟志愿服務隊創新黨建引領載體,探索“黨建+”服務模式,從群眾需求出發,創新性設立黨建+便民服務工作站,聯合轄區巾幗志愿者、新業態新就業群體志愿者定期開展便民服務活動。打造鳶都輕騎兵驛站,動員300余名小哥組建10支“輕騎兵先鋒志愿服務隊”,通過“隨手拍”化身社區網格員,凝聚起多元參與社區治理強大合力。在志愿服務長期實踐中提煉出為民服務“3366”工作法,社區工作人員通過進小區、進樓院、進家庭,深入聽民意、聽困難、聽需求,為轄區居民提供政策、保障等6項服務,暢通說事、理事等6事通道,徹底打通為民服務最后一米。
七彩便民暖人心。在楊家埠社區七彩便民棚,每周二都呈現出一番熱鬧景象,公益市集、愛心服務,換拉鎖、修水電、特價菜、家政、理發等便民服務一應俱全,讓社區群眾在家門口便享受到全方位的服務。在大觀園招財廣場和西楊家埠村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以傳統節日等重要節點為契機,相繼開展了“學雷鋒 慶三八”主場示范活動及現場文藝志愿演出、“畫鄉春暖 幸福花開”大型文藝演出、“奮進新征程 勞動最光榮”五一文藝晚會、“奮進楊家埠 樂享好生活”首屆群眾藝術節啟動演出、“引領新風尚 歡躍新時代”廣場舞展演總決賽等豐富多樣的文藝活動,極大滿足群眾精神文化需求,讓文明實踐的七色光在形式多樣的便民活動中綻放。
美德倡樹,文明新風潤萬家
健康觀念入腦入心。大力促進展示區建設由“建起來”逐步向“用起來”“用得好”轉變,打造口腔健康主題科技館、巾幗志愿共享驛站示范街等多處美德健康新生活示范點,并串聯起楊家埠體育公園、青少年活動中心等多個活動場所,不斷在公共體育設施建設、全民健身運動開展上下大功夫,開展“全民健身月”“群眾馬拉松”等健身活動,激發周邊居民就近健身、運動打卡的意識。依托口腔健康科技館開展“健康口腔公益科普行”“口腔健康百日義診”等健康科普活動,打造了歷史性、知識性、趣味性、科學性相結合的館內展示資源,融匯展示與互動、科普與體驗、傳統與現代、科學與藝術于一體的體驗方式,靈活運用先進的全息、VR、AI、遠程物聯等技術手段進行科普宣傳,吸引了濰坊醫學院、陽春市衛健局、佳木斯口腔病防治院等多個學校、口腔行業從業者到館調研學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加深了公眾對于口腔健康的認識性與重視度,促進了健康觀念入腦入心,并進而外化于民眾的日常生活中。
文明行動人人參與。為進一步提高居民文明觀念,倡導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享受更加舒適的健康生活,楊家埠社區積極開展垃圾分類宣傳活動,通過分發垃圾分類宣傳冊、講解垃圾分類知識,鼓勵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做好垃圾分類;富亭街社區在轄區開展“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全國低碳日主題宣傳活動,邀請“換嗎”舊衣回收站為居民提供舊衣物回收服務,吸引大批居民將家里閑置衣物送到回收站點,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以切身行動倡導綠色低碳、節能環保生活。為進一步弘揚好家風、傳播正能量,引導轄區上下形成“家家有家訓、戶戶好家風”的良好氛圍,舉辦“好家風”家庭表彰大會,對孝老愛親、誠實守信、和諧鄰里、助人為樂等家庭進行表彰,將文明健康、綠色環保與優秀傳統美德相結合,動員轄區居民發揚勤儉節約風尚,普及低碳環保理念,共同營造文明健康、和諧友愛的社會氛圍。
下一步,寒亭區將持續發揮“非遺文化+文明實踐”的聚合創新作用,緊扣優秀文化、志愿服務、美德健康三大方面,促進非遺文化文明實踐展示區向更有特色、更要傳承、更添人氣、更增溫度上發展,在全區營造人人爭當文明表率的濃厚風氣,推動寒亭區古老優秀文化薪火在新時代煥發新生機,為譜寫新時代文明新章再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