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公墓改造的推行,濰坊壽光大力倡導文明節儉治喪、文明低碳祭掃,樹立殯葬新風尚,引領移風易俗,文明新風越發強勁,文明理念飛入千家萬戶。清明將近,越來越多的市民選擇用敬獻鮮花、網絡祭掃等“生態祭掃”的方式來寄托對親人的哀思。
近日,在稻田鎮西劉營村墓園里,小路平整干凈,蒼松翠柏的間隙中,臥碑整齊排放。據了解,為深入開展移風易俗、破除陳規陋習工作,倡導樹立文明節儉、綠色環保的祭祀新風,西劉營村積極引導村民用鮮花替代焚紙燒香進行祭祀。“從多年前開始,每逢清明節、春節前后,我們村就會發出倡議,提倡文明祭掃、綠色祭祀,不燒紙燃香,推廣鮮花祭奠;同時,樹立厚養薄葬新風尚,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愛老、孝老的傳統美德。”西劉營村“兩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移風易俗倡議得到村民們的一致擁護,文明祭掃之風深入人心,大家已經養成了“文明祭掃”的祭祀習慣。
在稻田鎮西丹河村墓園,黑色的大理石墓碑靜臥,松柏成行排列,墓園小路平整潔凈,部分墓碑上擺放著白色、黃色的鮮花。“清明節臨近,越來越多的年輕村民用鮮花進行祭祀,即使還有小部分村民燒紙祭奠,也都自覺到統一的焚燒點。”西丹河村紅白理事會成員們正在墓園里擦拭墓碑,他們表示,該墓園北側緊鄰大棚,以前墳墓雜亂,荒草花圈堆積,容易引發火災。每逢清明節、春節等集中祭掃的節日,村里都派專人守護墓園,并提前準備好滅火器、鐵锨等防火工具。墓園改造后,村民有了鮮花祭祀的新風尚,也非常注意保持墓園整潔。
近年來,壽光大力推動殯葬改革,建設公益性公墓,提出了“統一規劃管理、科學合理布局、節約利用土地、綠化美化環境”的思路,不建豪華墓地,降低建設成本,采取“去掉大墳頭、豎碑改臥碑,提高節地率、增加綠化量”等生態治理修復方式,推動了鄉風文明建設。同時,緊緊圍繞“平安清明、文明祭掃、倡導生態、移風易俗”主題,開展“推進喪葬習俗改革,引導祭祀文明禮俗”活動,倡導“文明、綠色、環保、和諧”的祭祀方式,通過微信公眾號發布相關信息、發放明白紙、建立網絡祭祀平臺等形式,大力引導群眾破除陋習,以鮮花替代燒紙,以更現代、更文明、更便捷的方式寄托哀思,營造文明祭掃的濃厚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