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簡介
“重陽節”名稱見于記載卻在三國時代。據曹丕《九日與鐘繇書》中載:“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并應,俗嘉其名,以為宜于長久,故以享宴高會。” 重陽節首先有登高的習俗,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和登高相聯系的有吃重陽糕的風俗。高和糕諧音,作為節日食品,最早是慶祝秋糧豐收、喜嘗新糧的用意,之后民間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吉祥之意。重陽日,歷來就有賞菊花的風俗。
2023年重陽節期間,寒亭區以“久久重陽,歲歲敬老”為主題,組織開展法治科普、體育鍛煉、暖心慰問、文藝晚會、愛心義剪、慈心義診等20余項活動,大力弘揚尊老敬老、厚德仁愛的精...
黃家社區黨委、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社區婦聯、社工室聯合奎文區退役軍人事務局、濰坊眼科醫院、濰坊農商銀行輕紡城支行、濰坊錦年華養老服務中心開展“九九重陽孝老愛親”主題...
為弘揚敬老愛老的傳統美德,營造助老、愛老、共建和諧的良好社會氛圍,重陽佳節來臨之際,昌樂縣開展了系列愛老敬老活動,營造出濃濃的愛老敬老氛圍。“百善孝為先”,參加本次餃...
為弘揚中華民族愛老敬老的優秀傳統美德,積極倡樹新時代美德健康新生活,營造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良好社會氛圍,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和獲得感,連日來,昌邑市廣泛開展“我們的節...
為進一步倡樹健康美德新生活,弘揚和傳承“北王”孝和文化傳統美德,在轄區營造敬老、親老、愛老、助老的社會風尚, 10月 20日,重陽節來臨之際, 2023年北王第七屆“幸福陪伴茱萸...
近日,濰坊市殯葬事業服務中心組織志愿者到東上虞社區四季青養老中心開展“愛在夕陽下·濃濃重陽情”文藝匯演志愿服務活動,為老人們送上了真摯的祝福。在演出之前,志愿者與老人...
重陽的飲食之風,除前所述的飲茱萸、菊花酒,吃菊花食品之外,還有好些,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吃糕。在北方,吃重陽糕之風尤盛。 據《西京雜記》載,漢代時已有九月九日吃蓬餌之俗,即最初的重陽糕。餌,即古代之糕。《周禮》載餌用作祭祀或在宴會上食用。漢代又記有黍糕,可能與今天的糕已差不遠。蓬餌,想必也類似于黍糕之類。至宋代,吃重陽糕之風大盛了。糕與高諧音,吃糕是為了取吉祥之意義,因而才受到人們的青睞。 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有“糙花糕”、“細...
重陽最重要的節日活動之一,即是登高。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當然人們登高也不單是攀登而已,還要觀賞山上的紅葉野花,并飲酒吃肉,享受一番,使登高與野宴結合起來,更有吸引力。如隋時孫思邈《千金方·月令》:“重陽日,必以看酒登高遠眺,為時宴之游賞,以暢秋志。酒必采茱萸、菊以泛之,即醉而歸。”記隋代風俗,已與后世近似。在南宋的《夢粱錄》卷五載:“日月梭飛,轉盼重陽。……是日‘孟嘉登龍山落帽,淵明向東籬賞菊’,正...
菊花,又叫黃花,屬菊科,品種繁多。我國是菊花的故鄉,自古培種菊花就很普遍。菊是長壽之花,又為文人們贊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所以人們愛它、贊它,故常舉辦大型的菊展。菊展自然多在重陽舉行,因為菊與重陽關系太深了;因此,重陽又稱菊花節,而菊花又稱九花。賞菊也就成了重陽節習俗的組成部分。宋代《東京夢華錄》卷八:“九月重陽,都下賞菊,有數種。其黃、白色蕊者蓮房曰‘萬齡菊’,粉紅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黃色而圓者‘金齡菊’,純白而大者曰‘喜容菊’。無處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