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青少年深入了解清明節傳統習俗,鼓勵他們通過繪畫表達對清明節的理解,培養審美能力和藝術創作技巧;引導青少年追尋英雄足跡,繼承先烈遺志,弘揚民族精神,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近日,青州市睦鄰公益服務中心以清明節為教育契機,聯合王母宮社區組織青少年開展了“巧手繪清明,傳承愛國情”清明節主題教育活動。
思想引領公開課
主題活動開始前,社工帶領青少年學習了思想引領公開課“中國人的飯碗”。趣味問答環節,孩子們了解了“中國農民豐收節”的相關知識,通過觀看視頻了解到中國人民從“吃不飽、 穿不暖”的生活到“吃得飽”、“吃得好”的飛躍。孩子們表示會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成果,做到以節約糧食為榮,以浪費糧食為恥,從小擔當起來,為糧食生產、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盡自己的一份努力!
清明節小知識
課堂上,志愿者老師帶領孩子們一起朗誦了古詩《清明》。通過PPT為孩子們講解了清明節的由來、習俗、飲食、文化內涵等知識,增強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學習了革命烈士李大釗的英勇故事和革命精神,緬懷革命先烈,厚植紅色基因,激發愛國熱情和民族精神。
畫清明
活動最后,青少年圍繞“清明”主題展開創作。他們用斑斕的畫筆架起傳統文化與童趣的橋梁,讓清明節氣在童真視界里煥發新彩。小小的圖片根本放不下孩子們的奇思妙想,那些留在紙上的不只是顏料,更是未來守護傳統的種子。在他們的涂涂畫畫中,一幅幅生動的繪畫躍然紙上。
本次活動,不僅為青少年提供了一個學習和傳承傳統文化的平臺,也讓他們在緬懷先烈的過程中,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孩子們紛紛表示要珍惜幸福生活,努力學習、為祖國強大、民族復興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