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市昌樂縣營丘鎮馬宋社區積極探索“品牌引領、陣地支撐、活動驅動、隊伍深耕”四維路徑,構建起“文化育民、文化惠民、文化興民”的全鏈條生態,擦亮了“齊風馬宋”文化書院名片,助力鄉村振興。
立足齊文化根基 擦亮“齊風馬宋”品牌
馬宋社區地處營丘鎮中心,轄區面積9.8平方公里,涵蓋14個自然村,服務8459名居民。近年來,社區以“齊文化”為核心,深度挖掘歷史底蘊,整合文化服務資源,打造“齊風馬宋”特色文化品牌,推動文化軟實力轉化為社區治理硬支撐。社區先后獲評“省級交通安全示范社區”“濰坊市美麗社區”等榮譽稱號,品牌影響力輻射周邊區域,為鄉村振興注入文化動能。
以“陣地建設、功能優化、人才培育”為三大抓手,著力打造多元化文化服務平臺,建成集城鄉書房、科普教育館、李成紀念館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實現社區居民步行15分鐘即可享受高品質文化生活。功能空間復合化,創新打造“老少同樂”陶繪工坊,設置書畫室、乒乓球室等8處功能室,配備互動科普展品及5000余冊圖書,滿足青少年求知、中老年娛樂等全齡段需求。人才支撐專業化,聘請專業導師、民間藝人20余名,開設詩詞、書畫、篆刻等13類課程,組建弘昌呂劇團、書畫研究會等4個社團,推行“課堂+社團”雙軌教學模式,培育文化傳承生力軍。
節慶活動聚民心,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全年舉辦賀新春鬧元宵、太公文化節、戲曲票友大賽等60余場活動,實現村民“月月有戲看、年年有節慶”,文化氛圍貫穿四季。全民共建顯活力,通過“線上需求征集+線下聯合共創”模式,聯動學校、企業、社會組織舉辦閱讀會、書畫展等活動,村民從旁觀者轉變為活動組織者與貢獻者,自發提供道具、維護秩序,形成共建共享新氣象。特色項目賦能量,實施青少年成長計劃,依托城鄉書房推出“小課堂”項目,定期舉辦閱讀會、跳蚤集市,厚植文化根基。中老年文化傳承,實施“我為營丘代言”項目,挖掘齊文化、馬宋餅、孝子王裒等113篇本土典故,通過宣講、演出活動弘揚地方特色。
社團輻射強帶動,組建弘昌呂劇團、書畫研究會等17支隊伍,義務指導村民成立秧歌隊、舞蹈隊,將“村內小舞臺”擴展為覆蓋昌樂、坊子、安丘三地的“跨縣文化大舞臺”。志愿服務惠民生,孵化老年大學服務隊、“五老”志愿隊等組織,開展“涼亭微宣講”、環境整治、糾紛調解等50余場專業服務,惠及群眾8000余人次,推動文明實踐落地生根。成果轉化促治理,通過文化振興與社區治理深度融合,形成“人人參與、人人受益”的共治格局,文化“軟實力”成為凝聚民心、提升治理效能的“硬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