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市昌樂縣朱劉街道魏家莊社區北靠新城街、南靠膠濟鐵路,社區周圍交通便利、產業興旺、氛圍和諧,是山東省“民主法治示范村”“文明村居示范點”。社區深挖中華孝道文化中的敬、養、承、傳四重維度,與現代家庭倫理結合,打造“孝善魏家”文化品牌,構建“家庭孝親+社區善治”新陣地,結合文化書院建設,實現“文化資源”向“文化凝聚力”的轉化,為基層治理現代化建設注入持久活力。
健全服務陣地 搭建“孝善”場景
魏家莊社區以文化功能為紐帶,形成獨具特色的“孝善”文化服務場景,實現陣地資源共享。打造“一廊”“一園”“一站”,即孝善長廊、團結包容主題公園、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等陣地。同時,社區依托孝善長廊,整合現有資源,串點成線,融入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社會治理中心等平臺建設,“一站式”打造圖書閱覽室、文體活動室、理論宣講室、棋牌活動室等文化功能室,實現15分鐘文化社區生活圈全覆蓋,通過精細的空間布局與功能整合,讓社區居民遛個彎兒的工夫就能享受優質文化設施。
社區立足“孝善”文化,整合多方力量,由黨員、群眾、熱心人士等50余名志愿者組成文明實踐隊伍,對困難、空巢老人開展巡訪關心慰問,提供免費剪發、掃地、洗衣等基礎生活服務100余場。同時,社區深入挖掘轄區歷史、風俗、人文等特色文化,依托魏家莊鄉村記憶館,梳理社區姓氏文化、家風故事、非遺技藝等資源,開展家風文化讀書會、非遺剪紙、棋盤比拼、太極拳展演、歌舞大賽等老少皆宜、互動性強的文明實踐服務活動70余場,滿足不同年齡段多樣化需求,進一步拓展了以“文明、和諧、友善、包容”為基本內核的孝善魏家文化。
加強文明建設 倡導“孝善”之風
魏家莊社區以文化書院為紐帶,緊密結合文明實踐、基層矛盾調解、議事協商制度,精準摸排民眾需求,以“小切口”實現基層“大治理”,基本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街、矛盾不上交、化解在基層”的治理模式,有力增強了社區凝聚力。同時,社區依托“孝善”長廊,展示孝字經、古代“二十四孝”故事等內容,營造濃厚的孝善意境,定期邀請孝善典型人物、鄉賢能人、“好媳婦”“好婆婆”等開展“弘揚孝道文化”宣傳活動,向群眾宣揚孝道文化和當地道德模范、身邊好人先進事跡,普及移風易俗小知識,解讀孝善文化的意義,實現了“以孝治家”與“以善治鄰”的有效結合,形成了服務聚在鄰里、難題解在鄰里、民心融在鄰里的社區治理新模式,有力地帶動了孝善文化的蓬勃發展,為鄉風文明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