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聚力賦能全齡友好新風尚。為深度激活社區文化基因,全方位營造文明浸潤、和諧共生的社區氛圍,高新區新城街道怡心社區立足轄區5個居民小區、1.1萬常住人口的實際,秉持“親情化”服務理念,聚焦居民“多層次、個性化、高品質”文化需求,通過服務群眾“心”模式,構建“一老一小一青”文化生活圈,打造“全齡友好型”文化社區品牌,繪就家門口的“全齡共享”文化社區新圖景。
搭建兒童成長“微空間”
“以前周末總愁帶孩子去哪兒,現在家門口的超然書房就是最好的選擇!”怡心社區學府生活城居民張阿姨滿臉笑意地說道,“孩子一有空就往那兒跑,不僅看了好多書,還參加了不少公益活動,每次都收獲滿滿。”
怡心社區以兒童文化需求為導向,全方位關注兒童成長。社區主動鏈接濰坊市圖書館、山東泰山教育創新研究院、鹿非馬社區成長中心等優質文化資源,精心建成社區城市書房——超然書房。
走進超然書房,溫馨的布置讓人眼前一亮,5000余冊圖書整齊排列,涵蓋兒童文學、科普知識、藝術啟蒙等多個領域,這里是文化知識的殿堂,也文明潤心的港灣。社區積極鏈接轄區教育資源,依托超然書房陣地優勢,常態化舉辦繪本閱讀、雷鋒月等公益活動30余次,累計服務500多個家庭,讓孩子們在書香與奉獻中感受文化魅力的多元與深邃。
為進一步豐富兒童成長環境,拓展文化滋養與實踐空間,社區充分整合轄區2所幼兒園、6家教育培訓機構等教育資源,組建“花兒”老師志愿服務隊,每季度開展家庭教育、兒童安全等多期主題文化公益課堂。同時,社區積極引導物業公司健全小區內兒童游樂設施,充分利用轄區3處口袋公園,打造兒童游樂新天地,實現“15分鐘兒童友好圈”全覆蓋。
打造安享晚年“頤樂園”
最美不過夕陽紅。在春風輕撫間,怡心社區以“文化鑄魂”為筆,以“服務潤心”為墨,一幅幅老年文化活動畫卷徐徐鋪展。
這里有墨香四溢的老年書法繪畫活動,每一筆都蘊含著對生活的熱愛與感悟;這里有優美動聽的老年聲樂課堂,悠揚的歌聲唱出了大家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這里還有舞動風采的老年舞蹈展演,輕盈的舞步、靈動的身姿,展現出老年人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當優秀傳統文化與銀齡生活交織,書法繪畫的筆觸間流淌著歲月沉淀的智慧,聲樂舞蹈的旋律中躍動著生命的活力,怡心社區處處洋溢著濃厚的文化氛圍,讓老有所樂成為觸手可及的幸福實景。
針對社區老年人占比大、文化需求多的實際情況,怡心社區充分挖掘轄區有特長、有熱情的活力老人60余名,組建8支文體隊伍,為轄區居民搭建起展示自我、交流才藝的廣闊舞臺。同時,社區以老年人文化需求為導向,聚焦傳統節日、重大節慶等,累計開展“迎國慶、頌祖國”等文藝演出42場,覆蓋居民2000余人次,豐富了轄區居民的文化生活,讓“變老”成為“享老”,打通文化樂民的“最后一米”。
提供青年文化“棲息地”
近日,一場怡心社區“媽媽崗”家政公益培訓準時開課,為轄區有就業需求的育兒女性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培訓現場,資深講師生動地講解了月嫂育嬰師、保潔收納、居家養老照護等多方面的家政知識,媽媽們聚精會神地聽講,不時提出自己的疑問和見解,與老師和其他學員進行積極的互動交流。
“夜校培訓的技能特別實用,通過參加夜校學習,我成功考取了相關證件并找到了一份育嬰師的工作,現在既能照顧孩子,又有了自己的事業,生活特別滿足。”怡心社區居民馬女士說。
怡心社區聚焦青年人自我提升需求和就業需求,積極引入尚煜家政、藍天救援等5家社會組織,開設收納整理、烘焙課堂、月嫂培訓等豐富多樣的技能培訓,為青年人生活增加“精致度”。同時,社區創新“家政夜校”“媽媽崗”技能培訓,采用“1+N”培訓模式,由專業老師教授全職媽媽日常保潔、老人陪護、嬰幼兒照料等技能,幫助全職媽媽提升就業技能,更讓全職媽媽們“帶娃充電兩不誤”。目前,社區已開展各類青年技能培訓50余期,累計培訓學員1000余人次,幫助青年人解決“就業難”問題,讓社區文化在青年人的成長與進步中煥發出新的活力。怡心社區還充分用活黨群服務中心陣地,利用假期社區活動室空檔,設置寒暑假“拾光”自習室,為有需求的青年人提供靜謐學習空間,讓文化在書香中浸潤人心。
此外,怡心社區聚焦青年人文化需求,常態化開展剪紙、面塑、書法、舞蹈等公益文化課堂30余次,吸引600余名青年人參與,不斷提升文化社區活力指數,讓更多青年人愿來社區、想來社區、常來社區,讓文化的馨香在家門口彌漫升騰。
“下步,怡心社區將繼續以‘為民服務’為核心主線,以文化為紐帶,將‘全齡共享’理念融入治理實踐,持續創新工作方法、打造全齡友好型文化社區的‘怡心樣板’,讓文化之花在家門口生根綻放。”怡心社區黨委書記王曉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