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黄色影片,91麻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日韩高潮在线视频吗,国产又爽又猛又粗的视频A片

主辦:中共濰坊市委宣傳部   濰坊市文明辦

微信圖片_20240614154406.jpg 微信公眾號

新浪微博.jpg 新浪微博

文明濰坊網絡頻道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我們的節日 ?我們的節日
  清明時節,桃紅柳綠,萬物欣欣向榮。在濰坊,清明節有掃墓祭祖、搟餅、碰蛋、踏青、放風箏等習俗,既有對先人的深情追憶,也飽含對自然與生活的熱愛,展現了獨特的文化魅力。近年來,濰坊人既延續慎終追遠的傳統精神,又融入環保理念等,形成了獨具時代特色的清明文明新風尚。

  從“煙火祭掃”轉向文明祭掃

  又是一年春草綠,梨花風起正清明。在濰坊,掃墓祭祖是清明節的重要習俗,自古傳承,至今不輟。每到清明節前后,人們往往會到先人墳墓前鏟除雜草,祭拜一番,寄托哀思。3月30日,老家青州市譚坊鎮老鴉村的趙先生帶著妻女回家祭祖。“每年清明節我們都會回老家祭掃,表達對先人的懷念之情,也讓孩子感受祭掃文化。”趙先生說。

  每年清明節,濰坊市殯葬事業服務中心靈山仙莊都會迎來祭祖高峰。為緩解市民清明祭掃的交通壓力,今年清明節期間,市公交集團聯合濰坊市殯葬事業服務中心開通D85路靈山仙莊濰城便民專線、D86路靈山仙莊奎文便民專線、D87路靈山仙莊高新便民專線3條免費祭掃定制公交專線,方便市民出行。

  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家庭選擇用菊花等花卉代替紙錢,以花香替代煙塵。靈山仙莊推出“鮮花換紙錢”活動,減少環境污染。

  云追思,祭英烈。今年清明節期間,山東省退役軍人事務廳發布“賡續·2025·清明祭英烈”祭掃活動倡議書,倡導公眾以文明、節儉、綠色、安全的方式進行祭掃,可通過退役軍人事務部門戶網站、中華英烈網、山東英烈網等平臺,向烈士致敬默哀、點亮蠟燭、簽名寄語,表達對英烈的感念之情。

  搟餅碰蛋寄托美好生活愿望

  搟餅是濰坊人過清明的習俗之一。清明節臨近,不少市民支起鏊子搟餅,將搟好的餅送給街坊鄰里,共同迎接清明節到來。

  3月29日,昌樂縣寶城街道后石埠村的趙蘭芳老人和女兒們一早就支起鏊子,和面、搟餅、燒鏊子……幾人相互配合,談笑間,一個個面團在滾動的搟面杖下變成又薄又圓的面餅,在鏊子上經過一番折疊翻轉,很快一張張開滿“黃花”的單餅烙好了。“手搟餅又香又有咬勁,除了給家人吃,我們還分送給鄰居們,營造過節的氣氛。”趙蘭芳說。

  清明碰雞蛋,除了寓意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外,還蘊含著對生命、對生育的敬畏和崇信。在濰坊,人們有清明節吃雞蛋、碰雞蛋的習俗,將煮熟的雞蛋互碰,誰的雞蛋先破,誰就算輸。大家還會在煮好的雞蛋殼上繪制喜愛的圖案,互相碰雞蛋,傳遞美好祝福。

  除搟餅、碰蛋外,在濰坊還有吃青團的傳統,市民在家制作艾草青團,加入抹茶、紅豆、蛋黃等餡,制作的青團軟糯香甜,為節日增添一抹春意。

  多彩運動為節日注入新活力

  濰坊被譽為“世界風箏都”,清明放風箏的習俗尤為興盛。古時,人們將病痛與晦氣寫在紙鳶上,放飛后剪斷線,寓意送走災難。眼下春暖花開,放風箏成為眾多家庭親子活動的重要內容。城區市人民廣場、浮煙山放飛場等處是市民放風箏的好去處。清明節前后,風箏漫天飛舞,孩童打鬧嬉戲,充滿活力。“馬上到清明節假期了,我已經買好風箏,準備帶孩子去市人民廣場放飛箏。”奎文區江山帝景小區居民李女士說。

  濰坊的春天繁花似錦,正是踏青賞花的好時節。清明前后,市人民廣場的櫻花競相開放,市民紛紛走出家門,感受大好春光。另外,青州云門山、臨朐沂山等地也是市民賞花踏青的好去處。

  蕩秋千,釋放春日活力。清明蕩秋千也是濰坊的一大特色,濰坊秋千形式多樣,既有直秋千,又有轉秋千,寓意“蕩除百病”。走進城區各居民小區,隨處可見蕩秋千的孩童,他們為傳統節日注入新活力,承載著傳承與希望。

Top